一、也说“空40”
直至今日,仍在诸端可见“中国货运车辆空载率40%”这一论调,作为货运行业供需错配的"最大苦果",互联网运输降本增效的“最大突破”,“空40”这一话头(借用禅宗),或仍将存在一段时间。
先不纠结这一论调的对错,来看三个概念:
1、运输经济的两个基本指标
a、工时利用率= 营运工时/可用工时
b、行程利用率=重车行程/总行程
无论自营运输的增效,还是外协运输的降本,这两个指标都是非常值得关注的,从经营期望看,工时利用率和行程利用率双高,最为完美。
2、运距与运能
公路运输半径,基本分为同城、城际和省际,总体而言,运输半径与运能(车辆规格)呈正相关关系,运距越大,配置的运能越高。
3、运能与投资
即便目前运力集约性越来越高,但总体构成,还是以个体和小微车队为主,这些投资主体任何真金白银砸出去,都不会两眼一抹黑,都会考虑投资回报。
而从投资风险来看,中型(9.6米)以下货车,投资规模小,变动成本低,灵活性强,揽货难度适中;而中型(9.6米)以上货车,基于投资规模大,变动成本高,揽货难度上升,投资决策更为谨慎,因此,形成投资前,业务确定性较高。
铺(卖)垫(弄)了三个概念后,我们回来再参“空40”这个话头。空载率(1-行程利用率)偏高,基于配送半径和投资决策,实际更多地出现在经济半径(200km以内)以内,运能中型以下(9.6m)车辆的运输过程中,且相对而言,符合以上约束条件的车辆,工时利用率偏高;而超过经济半径和运能中型以上车辆,行程利用率逐步上升并趋近于100%,但反之,付出的揽货时间更多,导致工时利用率偏低。
甩挂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车货匹配平台(包括货主、准货主的运力采购平台)的次第出现,的确帮助这些车辆缩短了揽货时间,但,并没有根本改善其行程利用率,个人以为,配送半径和车型均偏小的运输订单样本,才是“空载率40%”(甚至更多的)的主流象限,主要构成。
二、回头车碎碎念
承上,由于“空40”的描绘者们,把这一论调建立在更大运能、更长运距的假定上,因而出现了大批被马甲化了的“回头车”;而真正需要改善的,是那些行程利用率偏低的同城和城际配送运力,而它们,却少人问津。(以下切入碎碎念模式)
1、市场上所谓回头车,实际更多是从车辆的相对起点和流向来定义,如果不能双边锁货,单边货主之于车主相对正程或返程的议价能力极低,回头车的经济指标未体现,谓之回头车,更多是seo 。
2、触及相关约束条件,如规模以上(9.6M)车型和超过经济半径(如200KM)运距,车主本身多已经预设了揽货、装卸货时间和成本分摊,并拥有和持续组织一定比例甚至几乎全部的回程货源。
3、折扣率最高的回头车,或者称为经济效益最优回头车,至少满足如下条件:
-正程收入能够覆盖往返成本且有利润。
-运距有限,运能中小,放空成本不高。
-正程货源较稳定且规律,放空意愿强烈
-项目投入车辆饱和,难以结合回程货物套跑
4、使用经济效益最优回头车,货主需要满足相当复杂的约束条件,如提、卸货点距离正程卸、提货点在有限半径内,快速装卸,免交接或简单交接,支付,评价,异常处理,保险赔付也是需要考虑。
5、正程货物的波动性导致回程带货时场景较为复杂,回程货物的匹配率很低,货主转换率提升的约束点在于正程这一因,以及回程货配送要求这一缘,是否能生发出回程这一果。
6、经济效益最优的回头车因为正程不规律性和约束条件较多,势必导致匹配率极低,提高匹配结果,必须做大基数,实现海量供需,核心在于如何导流车、货能双向满足的信息上平台,以及如何降低运营难度和提高匹配精度,提高复购率。
7、经济效益最优回头车不可能成为货主的常规运力组织模式,而更多是降本增效机会,适合成本敏感型客户(如小B乃至C端),以及本身运量偏低,货值不高且不易变现,订单随机,碎片化程度高,运力掌握和议价能力差,处于采购弱势的货主。
8、经济效益最优回头车的标签之一是,返程运价的折扣率大于20%,且货物的包装,装卸,时间,提卸点等要素,满足回头车前置条件,区别于正程车货匹配的车迁就货,要货迁就车。
9、某期冬吴,吴伯凡对梁冬说,别人在做商业,我们在做商业评论,仅此一句,老吴有真见地。
三、车货匹配
个人以为车货匹配,根本上应该是提供居间服务(坚定做撮合的平台,应更有希望,尽管目前更多显现为黄牛开工和业内比价的工具),而非托管服务。
但纯粹的平台,基于当下而言,既没有定价权,也没有议价力,行业淡季,货强势,行业旺季,车强势,难以居间;而重配线下做托管,又有点跑偏。
真正的“空40”,是城配和城际配送车辆;真心要采购回头车的,是成本有限,货品低值的货主(小B和C),车货匹配平台可否为真正的“空40”和真心采购回头车的货主搭起桥梁呢?
提供居间服务切交易,挣点信息费,进而做连接器,这是否又是车货匹配回归本质的路径之一呢?
上海栋彤物流有限公司,是上海市一家综合性的网络化、信息化、现代化物流公司,公司成立于2007年,注册资金200万元,公司自成立以来,一直秉承“客户至上、服务第一“的经营理念,现已成为组织健全、经验丰富、设施完善、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专业化、信息化的上海物流公司。